青春筑梦大创,实践赋能成长——公司本科生获全国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优秀结项
时间: 2025-06-19  来源:伟德国际1946官网   浏览次数: 11

从项目获批到实地调研,再到以优秀成绩完成国家级项目结项,公司这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创新团队用了多久?答案是两年。

两年前,该团队获批省级重点老员工创新训练项目,并成功晋级为国家级项目。两年间,团队成员广泛搜集各类文献资料,足迹遍布多省市乡镇社区。经过不懈努力,项目组收获颇丰:五名课题组成员均以独立作者身份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共计五篇;宋怡然同学立足该课题深入研讨,主持了bv1946伟德官网莙政基金项目“社会资本视域下农村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问题研究——基于苏州市的考察”,并顺利结项,其撰写的《社会资本视域下农村随迁老人城市适应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一文荣获全国老员工学术论坛一等奖。最终,该团队凭借扎实的研究成果,获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优秀结项。


一、一拍即合组队干,师生合力启新篇

2023年春,bv1946伟德官网本部图书馆里,一场关于“能为谁做点什么”的讨论点燃了师生的热情。伟德国际1946官网于佳老师与张熔芳5名来自祖国不同地区的员工围坐在一起,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从各自家乡的生活见闻出发,她们敏锐捕捉到一个共同的社会现象——许多农村老人跟随子女迁入城市后,因语言不通、生活习惯差异,陷入了“文化孤岛”。最终,这群怀揣热忱的师生将目光聚焦到这个特殊群体——农村随迁老人。

“我们想为这些‘沉默的银发族’做点事。”带着这样的初心,这支团队在东吴门前正式组队。白天,师生们泡在图书馆查阅海量文献,于佳老师会不时停下手中的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圈出关键内容,提醒员工关注政策背后的时代需求;夜晚,教研室里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姜建成老师也加入指导行列,从逻辑架构到语言表述,给出专业的修改意见。在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师生们历经10余次修改,终于形成兼具现实关怀与学术深度的项目方案。

二、双阶攻坚破难题,师生携手创佳绩

调研初期,语言障碍和老人的戒备心成为团队最大的阻碍。面对这些问题,团队迅速制定策略:一方面,充分发挥成员的地域优势,安排队员分别回到各自家乡地开展调研,用熟悉的乡音打破沟通壁垒;另一方面,成员研读姜老师推荐的心理学及沟通技巧书籍,结合调研场景模拟练习,针对性提升与老年群体沟通的技巧。队员们学会了用“拉家常”替代直接提问,用“故事分享”引导老人敞开心扉,逐步让调研从“数据采集”变为“情感对话”。

后期攻坚阶段,数据分析与理论转化成为新挑战。面对海量数据和长篇访谈记录,队员们一度困惑于如何将鲜活的调研素材提炼为学术成果。于佳老师见状,组织多场论文研讨会,从数据整理、理论框架搭建到论点凝练,进行全流程手把手指导。在论文撰写中,于佳老师逐字批改文稿,助力团队将调研成果系统转化为兼具实践深度与理论价值的学术成果。

三、微光成炬映初心,青春感悟绽光芒

这项历时两年的研究,犹如在城乡之间架起一座文化理解的桥梁。它提醒我们,在测算人口红利时,不应忘记那些沉默的银发身影;在规划城市未来时,更要听见带着乡音的城市新居民的心声。这或许正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层价值——用学术的微光照亮普通人的生命历程。

课题组成员感悟:

张熔芳:项目伊始,队员们把我推举到负责人这个位置上时,我曾无数次在内心想自己能否胜任。但随着一步步努力,立项成功、评为国家级、通过中期、优秀结项,我变得更加自信。从立项答辩的紧张忐忑,到结项答辩的坦然自若;从最初发布任务的迷茫纠结,到如今能从容合理地分配任务,我成长和收获了很多。非常感谢于佳老师细致耐心的指导,每个环节中的悉心陪伴。也十分感谢成员们的全力付出,在科研中不断输出理论价值、情绪价值与实践方案。其实,科研不仅是增长学识的过程,更是锻炼能力、认识社会的过程。每一场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大胆去做,才能收获不一样的果实!

蔡吴清清:时至今日,我还记得那个春天的上午,几个人拿着早饭就匆匆赶到本部图书馆,当时叽叽喳喳讨论着大创选题的我们,是否想到两年后能迎来这样的佳绩?从选题、立项,到访谈、研究,再到优秀结项,始于春天,也成于春天。感谢于老师专业耐心的指导和芳芳一路的辛苦付出,感谢团队每个人共同努力取得了这样的好成果。在这段经历中,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成长,收获了情谊,收获了勇气,成为我老员工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愿未来的我们,依旧怀揣着探索的热忱与奋进的勇气,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师韬媛:两年里感慨颇多,收获颇多。第一次接触大创,很多地方不熟练,是于佳老师一次又一次抽出自己的时间耐心辅导、芳芳leader带领大家攻坚克难,才有了现在的成果。这段旅程,不仅是学术能力的淬炼,更是社会责任的觉醒。在过去两年中,我们踏过社区街巷采集民生温度,希冀通过我们的微薄之力关注到社会现实问题,从而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我们方知学术研究不仅是象牙塔中的经卷,更是扎根大地的青松。愿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依然保有这份对社会的热忱,以笔为剑,以梦为马,继续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青年学子的壮丽篇章。

谷雨琪:回望整个参与项目的过程,于我而言,是团队协作的力量。我仍旧记得宿舍里灯火通明的晚上,依旧记得电脑过载而散发出的烫手温度和散热风扇嗡嗡的声响,依旧记得微信群里芳芳的头像最先亮起,结束时总是跟着一句“剩下我来修改,大家辛苦了”,依旧记得打开文档时于佳老师密密麻麻的批注、专业的建议和鼓励的话语。于我而言,是沟通能力的提升。还记得与第一位老人沟通时,他腼腆的笑容和粗糙的手掌;还记得和老人们聊到他们的过往时,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那些温暖的瞬间,让我学会用耐心倾听,用真心交流。优秀结项的成果令人十分振奋,但过程中的种种收获,也足以让我闻到沁人心脾的、将要丰收的味道。

宋怡然:一次次反复打磨访谈提纲,一遍遍精心修改研究报告,还有队友们一声声温暖的鼓励与支持,这些点滴共同构成我老员工涯中最难忘的回忆。正是这些协作与坚持的瞬间,当在访谈中听到农村随迁老人说“在城市里,没有子女陪同我甚至不敢独自出门”,我才真正明白课本里的“社会适应”“代际关系”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千万个具体而微小的生活切面。这段科研经历更让我理解思政人的担当不仅是课堂上的理论阐释,更是走出校园,用所学回应时代之问,为那些“沉默的少数”发声。项目结项不是终点,而是我们以专业视角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起点,愿未来我们仍能带着这份对社会现实的热望,扎根中国大地,用青春的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以青年的担当续写关注民生的篇章。


图文|张熔芳 蔡吴清清 师韬媛 谷雨琪 宋怡然

校对|王淼 于佳 揭雨晨

审核|蒋慧 朱蓉蓉